热门文章
危机公关:汇源果汁朱新礼被强制执行,并限制出境
危机公关:据企查查资料显示,汇源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朱新礼于1月4日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涉及执行标的为1.086亿,涉及案号为(2021)京03执38号。风险信息显示,因被执行朱新礼已被法院限制出境。
2020年,一代果汁大王退位,朱新礼黯别资本市场。2月12日,朱新礼辞去了汇源果汁董事会主席等职务,女儿朱圣琴辞去了汇源果汁执行董事的职务。没有人能想到,朱新礼会以这种方式告别创办了28年的汇源果汁。
据食业家不完全统计,68岁的朱新礼此前已经有41亿资产被冻结,收到10次限制消费令,6次被强制执行,1次失信被执行……
一时间,这位曾经的“果汁大王”沦为“失信人士”,令业界唏嘘不已。
汇源的崛起
朱新礼出生于1952年山东省沂源县,自称“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的朱新礼,也和他的企业一起,一路风雨飘摇,收获了荣耀,也留下了种种遗憾。
1980年,朱新礼承包了沂源县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当年便赚了5万多元,第二年赚了20多万元。这在中国任何一个农村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朱新礼在1992年承包一家负债1000多万的村里的小厂,然后把它打造成为一个全球知名果汁品牌,带领众多果农和农民致富,累计消化150亿吨各类水果,改变中国老百姓不喝果汁的习惯,这家企业在中国的商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94年,朱新礼带着20个员工,进军北京顺义,成立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对这次冒险众人不解,朱新礼后来说:“风险肯定有,但怕风险,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
1994年,朱新礼以过人的眼光,斥资7000万元中标新闻联播5秒的广告,凭借着这个广告,汇源果汁那句“有汇源才叫过年呐”的广告洗礼了一代中国人,汇源果汁成为中国销量最好的果汁品牌,而朱新礼也建造起了他的“汇源王国”。
2007年2月,汇源果汁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彼时,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上市,IPO筹集资金24亿港元,创下了港交所IPO规模的记录。
汇源果汁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朱新礼也借此打造了一家“果汁帝国”。
硬汉朱新礼
国人对汇源品牌是有感情的,如果没有,就不会出现2008年可口可乐要收购汇源果汁,舆论高呼“保护民族品牌”的声音。
对此,朱新礼是有遗憾的,他不止一次对媒体表达过这个遗憾,“如果2008年的交易成功,我们已是千亿级别的公司了”。朱新礼的遗憾在于,他认为不仅错失坐收179亿港元的机会,更错失了转型的良机。在收购案被否决之后,朱新礼曾接受采访时表示,出售给可口可乐的不是汇源整个企业,而是汇源的销售渠道,包括全国大小超市的货架线。
朱新礼曾是一个创造出诸多奇迹的人。媒体形容他坚忍、抗压力强。公众面前他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
面对十余年前的收购案失败,朱新礼选择了将手机一关就进到山里去了。他当时只说了三句话:第一不评论;第二不抱怨;第三不气馁。也是凭借着这三句话,朱新礼并没有放弃自己大农业布局的初衷。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能够让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去买你的企业,中国没有第二家企业做得到,这就足够了,这就肯定了我们的价值。”
朱新礼有这样一句话:市场无情,波浪滔天,载舟覆舟,仅在瞬间。目前的他,正处瞬息万变之间。
当一桩生意,被赋予了民族大义,味道就变了。财经作家叶檀曾这样表示,呵护民族品牌的诉求很正义,但不能解决汇源的问题。我就问一件事,如果汇源破产,你们管出钱吗?如果不管,请不要干涉企业家。
结语
一位熟悉朱新礼的知情人士透露,朱新礼之所以陷入一系列债务风波,表面原因是2008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集团被否后,朱新礼重整的业务团队运营效果不佳,导致公司扭盈为亏,最终欠下逾百亿债务。
但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朱投入巨额资金布局果蔬种植产业欲打造全产业链企业,但在去杠杆与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新环境下,却未及时做出业务调整,反而依靠借新还旧与资金期限错配“解困”,最终导致个人与企业双双陷入债务泥沼。
朱新礼的“遭遇”,就像一面镜子,揭示在当前去杠杆与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新环境下,此前谋求多元化布局快速扩张业务的民营企业家若没有迅速调整业务方向,甚至剥离非主营业务“断臂求生”,很可能会重蹈朱新礼的覆辙。